美學者:ECFA提高台GDP

發布日期:2011-04-14
點閱次數:183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報導】
美國學者針對兩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 (ECFA)進行研究,包括對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等經濟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簽訂ECFA後,台灣在2020年,經濟成長率可增加4.4個百分點。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機構(Peters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王直(Zhi Wang)及羅森(Daniel H. Rosen)合寫有關兩岸簽訂ECFA的經濟評估報告─The Implications ofChina-Taiwan Economics Liberalizations,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並邀請王直及羅森介紹研究報告。
王直表示,這項研究包括兩岸簽訂ECFA後,對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美國、泰國、越南、澳洲、紐西蘭、歐盟等20幾個國家地區帶來的影響。
王直表示,在一定假設條件下,如台灣在2013年加入東協加1(中國大陸)實現等條件,不含對服務貿易自由化情況,至2020年,簽訂ECFA後對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可增加4.4個百分點左右。
羅森表示,他們知道後續談判還沒完成、政治考量也可能造成無法實施,且台灣有很多人反對ECFA造成貧富不均問題。
不過,羅森指出,ECFA最受惠的是資本密集產業,如石化業和塑膠業受惠最大,汽車、紡織業,工具機等產業也是模型計算出來較受惠的產業;有些產業會受負面影響,使產出下降,包括低成本的電子產品和手工藝品。
羅森指出,分析結果顯示,台灣以前被排除在區域貿易自由化外,透過ECFA後,經濟轉型會好一點;兩岸情勢變化,對台灣益處比其他經濟體的協定更多,即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後帶來很大利益。
羅森進一步指出,ECFA簽訂後,台灣可爭取與其他國家洽簽經貿協定,同時也可告訴外資,過去大家擔心的政治風險已大幅下降或消失。
不過,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表示,ECFA簽訂後,今年開始實施早收清單,但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數字卻下滑,從中國進口數字有所增加。
羅森說明,台灣今年第1季貿易表現,對中國出口未增加,是因為貿易協議簽訂後,需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中經院研究員劉大年則表示,中經院曾針對ECFA對台灣經濟影響進行評估,結果是對經濟成長增加1.72個百分點,當時有人認為誇大,但從這項研究顯示,他們當時是「低估」。
此外,劉大年指出,現在外界對ECFA仍有不同聲音,ECFA是將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的重要起步,它的功能一定存在,如何利用ECFA提高台灣經濟競爭力,關稅減讓不是ECFA唯一重點,而是後續的服務貿易等。
劉大年也指出,ECFA應更強調中小企業合作,建立兩岸中小企業管道,以及台灣如何變成外人投資的重要據點;政府目前強調對外招商,有ECFA加持應會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