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ECFA後,MIT登陸省稅1.27億人民幣

發布日期:2011-05-18
點閱次數:193

【時報資訊/時報-台北電】
據大陸海關統計,今年1~3月,因應ECFA早期收穫清單的實施,大陸進口原產於台灣的貨物總值高達6.84億美元,關稅優惠1.27億元人民幣(下同)。換言之,已為台灣企業省下1.27億的關稅。
  主要從台灣進口商品為化工產品、精煉銅箔、機電產品等3大類。
  「2011海交會主題論壇-ECFA實務研討會」昨(1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中國海關總署關稅司副司長康強在會中進行專題演講時,發表上述數據。
  據康強指出,自今年1月1日起,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清單項目開始實施降稅;2年內,兩岸近95%商品將分別降至零關稅。他認為,今年首季雙方原產地貨物降稅還在起步階段,相信未來數字將會成長更快。
  康強是中國海關總署關稅司副司長,主管原產地管理和海關審價工作,先前全程參與ECFA協商,是推動兩岸貨品貿易早期降稅的關鍵人物;同時,他也是現任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大陸13名代表之一,將肩負「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後續協商的重責大任。
  針對兩岸貨品貿易後續協商進程,康強昨日在福州出席研討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爭取「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協商,在今年內達成初步階段性成果。他並呼籲,希望台灣有關部門進一步解除對大陸1,400多項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
  目前ECFA後續議題的協商,均交由兩岸經合會轄下的工作小組分別進行。據康強透露,日前他才剛到台灣參與兩岸經合會6個小組之一的海關小組會議,與台灣方面就ECFA實施過程中,貨品降稅的情況進行溝通。   針對福州日前積極爭取將台灣商品原產地證明辦公室設在該地,康強昨日也表態,國家海關總署態度上支持,就看福建省政府後續的規畫。而此事一旦成行,將成為大陸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台灣商品原產地證明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