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儘管銀行業已將中小企業列為業務發展重點,但銀行卻不易蒐集借款人的資訊;中小企業也不甚瞭解銀行核貸規則,導致取得融資貸款不如預期,如何能縮減企業與銀行間資訊不對稱的差距,促進雙方因資源整合而雙贏機會?
蘇郁卿(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金管會一直在協助中小企業融資。金管會透過推動「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取得營運所需資金。
中小企業或因規模小,或因租稅考量,致銀行徵信不易,較難以評估授信風險,因此為創造借貸互信雙贏,金管會已請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與銀行公會,協助信保基金或由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指定之單位,建立符合銀行業授信需要的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建議以信保基金為核心,研議結合記帳士制度,對於委由優良記帳士協助處理其相關會計與財務事務之中小企業,於向銀行申貸時,由信保基金研議對其保費予以優惠或提高保證成數,以提高中小企業財務報表資料之透明度與銀行承作中小企業貸款之意願。
周伯蕉(第一銀行副總經理):銀行評估中小企業貸款申請時,會根據企業資金用途、產業前景、償還來源、負責人誠信與擔保力等多方面考量,財報並非唯一審核重點。
中小企業可多加利用供應鏈上、下游交易之週轉性融資,因償還來源明確,銀行融資意願相對較高,如此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辦理融資時相對弱勢現象。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提供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學習網站,使中小企業及從業人員能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可選擇相關財務金融課程進修,可多加利用提升競爭力。
陳伯松(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目前,上市櫃公司的財務經理人或主管,已被要求須取得認證,每年補足訓練時數並具備專業知識,未來應可將這個規定,延伸到中小企業,或先試行在資本額3,000萬以上的企業。由於SMEs愈來愈受重視,將來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凌駕於損益表之上,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