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颱風土石災害研討會 重建會分享莫拉克經驗

發布日期:2011-11-04
點閱次數:217

【中央社訊息服務】

行政院重建會已啟動永久屋基地「卜拉米」【Pulami】(排灣族語,是豐收、豐饒之意)專案,加速整合並落實管控各永久屋基地永續社區進度。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副執行長今(2)日出席APEC亞太經濟合作颱風與社會研究中心(ACTS)舉辦「2011颱風與土石災害防治研討會」時發表演說表示,莫拉克災後重建已進入第3年,永久屋已陸續完成入住,行政院重建會盤點並整合現階段各基地需求及亟待解決事項,嚴密緊盯各項工作推動細節,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遷入永久屋基地居民得以安居樂業。

APEC亞太經濟合作颱風與社會研究中心於11月2日與3日兩天在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舉辦「2011颱風與土石災害防治研討會」,並以「預防、減災、與社會適應力之能力建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分享極端氣象、坡地災害及災害復原重建等經驗。本次研討會共計85位專家學者參與,分別來自日本、菲律賓、韓國、越南、泰國、美國、尼加拉瓜、英國、香港、台灣等各地,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陳振川副執行長應邀出席,並發表演說,將重建成果及經驗,與國內外專家學者相互交流,並得到與會人員的共鳴與迴響。

陳振川副執行長特別以「莫拉克風災後的社會性回應」為題,他強調歷經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經驗,台灣已初步建立一個社會管理系統模式,有效整合政府、民間NGO及企業的防救災能力,並深切體會災害防救要領:「防災重於救災,離災重於防災」、「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因此,台灣在最近歷經芭瑪颱風、凡那比颱風、南瑪都颱風…等多次颱風暴雨侵襲,每次撤離千至萬人,國軍預置兵力,中央與地方政府加強準備,所以在莫拉克重災區均未發生重大人命事故。

陳副執行長指出,災後重建依據特別條例,強調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核心,應尊重多元文化,保障社區參與,國土保安與環境資源保育等。在推動策略上,則採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妥善運用政府、民間等各方資源,加速完成重建工作。例如:「永久屋」的興建,係採用政府與NGO團體合作模式,各自發揮所長,在各界源源不斷的愛心下,災滿兩周年,永久屋已完成總需求數之九成,即2,946間永久屋,受益人數超過萬人,效率頗高。

最後,陳振川副執行長邀請與會專家學者參加明(101)年5月初的SSMS(Society for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s)國際年會,該年會將以災難管理系統為重點,邀請各國政府、NGO及企業來討論如何建構一個社會管理系統,以加強防災、救災與重建機制,並增進國際間互相援助機制,以減少巨大複合型災難風險及損失。


訊息來源:重建會綜合規劃處(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