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破兆 兩岸冷鏈物流 廈門、天津試點

發布日期:2011-11-07
點閱次數:262

【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看好中國大陸冷鏈物流商機,工研院主導成立兩岸冷鏈物流技術與服務聯盟,將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冷鏈物流園區及廈門與台中港作兩岸冷鏈通道。同時,經濟部也會透過ECFA之下經合會機制的G2G機制,積極爭取快速通關、檢疫、稅務與大陸跨省運輸等優惠。

兩岸產業合作選定5大產業,包括電動車、LED、冷鏈物流、面板及物聯網,而經濟部推動冷鏈物流合作,首要工作是成立兩岸冷鏈產業聯盟,並預計在11月底與大陸商務部確認官方對接窗口;在民間部份,以工研院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作為兩岸產業窗口。

兩岸冷鏈物流聯盟執行長兼工研院服科中心副主任郭儒家表示,大陸因商品失溫而報廢金額每年高達3,000億元,由於大陸人口城市化,官方相當重視食品安全與保存,目前尚未有整體解決方案。

由於目前大陸食品冷鏈使用率僅10%,凸顯出其冷鏈市場潛在商機大,預估2020年產值可望達2.2兆元,並帶動設備業2,000億元以上商機。

郭儒家說,大陸挑選天津與廈門作為兩岸冷鏈物流的試點城市,其中,天津定位為城市物流,廈門為兩岸物流,因此我方規劃天津的濱海新區將會設置冷鏈物流園區,以天津為核心三方向發貨往東北、華北與西北。而廈門則是以台中港作為點對點方式,建立快速通關與檢疫的兩岸冷鏈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我方規劃長期目標是籌備成立整合型冷鏈合資公司,郭儒家說,儘管大陸對於外商投資冷鏈物流業沒有限制,但大陸資掌握通路的資源,若以合資方式,兩岸廠商可發揮各自優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