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
上海經濟自由貿易區的設置,廣受全球矚目,展現大陸調結構、促改革的決心,顯示大陸非向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及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邁進不可,這也是該區建置的亮點之一,准入8家陸資和3家外資設置金融服務業等,放鬆外匯管制,成立離岸金融服務,完全與國際接軌。
由於金融服務係服務業中構成GDP最大的比率,經國際化後,其效率將大幅促進民間投資與消費,對實體經濟有廣大助益,如試驗成功後,開放的力度加大,並配合未來廈門、廣東、天津等自貿區的相繼設置,人民幣自由匯兌流通,充分解決人民幣外熱內也熱的現象。
上海自貿區經掛牌後,許多國內外企業競相申請在該區設置據點,其熱烈的程度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乏人問津,呈強烈對比,後者在第二階段的特區立法,仍躺在立法院中。至第一階段以五海一空為基礎,在既有的法令下,修改相關的行政命令,即可達陣的部分,仍不見有漂亮的投資案件進駐,著實令人擔心,特別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納入金融服務業後,與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業的開放程度互別苗頭,台灣亟應注意,後者後續的開放程度是否超越台灣。
台灣係淺碟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依柳樹理論固樁,在尾盤控制匯率劇烈變動,以阻升不阻貶的策略,提供台灣企業長期穩定的外匯環境。 但大陸國際化的程度與願景應不僅止於此,在初期,台灣可以提供風險控管及貨幣穩定的經驗,長期下來,迨可以掌控資本管制鬆綁後的風險下,大陸本身是個有深度的市場,有本錢可以自己當巨鱷,決定匯率價格,這才是邁向經濟大國之路。
欲達到以上目的,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開放的目標,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終將完全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及全球經濟運作之中,轉型的突破也會是風險的開始。則嚴格遵守財政紀律,建立有效率及競爭力的金融市場責無旁貸。所以,持續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也應監管到位,擴大及於因金融及境外投資的風險認知普遍不足所可能衍生的弊端。
兩岸自由經濟貿易區的建置,有個重大共通效應,即是均炒高了周邊的土地及住宅價格,人員尚未進駐、需求也未實質顯現,卻再一次增加不動產泡沫的危機,填滿房價高漲的黑洞,對經濟成長係負面的影響,這是兩岸政府應實際面對的問題。
資料來源:link://tw.news.yahoo.com/兩岸自貿區的共通效應-213000637.html